欢迎来到 养生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养生知识学习网站!
鹅掌风是手部的浅表真菌病,因为手部粗糙干裂像鹅掌而得名,一般来说男女老少都会出现这样的疾病,但是青壮年出现的机率会比较大,这跟天气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潮湿的地方就容易出现这样的疾病。
病因
多因外感风、湿、热之毒,蕴积肌肤;病久则气血不能荣润,皮肤失养,以致皮肤肥厚燥烈,形如鹅掌;或由相互接触,毒邪相染,可传染他人;亦可由脚气传染而得。
西医认为,本病系因生长于手掌及指间的皮肤癣菌感染所致,主要是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絮状表皮癣菌。折叠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一、临床表现大致分为三种:
1、糜烂型:多为潮红的斑块,边缘清楚,糜烂湿润,时有流滋,白皮翘起。部分患者发生在指间,重者指部稍有肿胀,容易因搔抓引起化脓而致附近淋巴管炎及淋巴结肿痛。
2、水疱型:皮下小水疱,散在或簇集,不久破壁破裂,叠起将脱白皮,中心已痊愈,四周续起疱疹,是本征的特征。初起多在指端的腹侧或手掌之中,多数不断蔓延,指端损害可侵及甲板,形成
;手掌损害可延及手背及腕部,呈边缘清楚,中心有自愈倾向的圆形、椭圆或不规则形斑片,多伴有小片的潮红或脱屑。3、脱屑型:仅有鳞屑和皮肤肥厚、粗糙,有时发生皲裂、疼痛,冬季则裂口更深,疼痛更重。继发感染化脓者,红肿热痛明显。
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可使病程延长,经年不愈。自觉瘙痒,秋冬季节皮肤肥厚、干燥,发生皲裂、疼痛,手掌手指失去弹性以至屈伸不利。
大多数失在一侧手部起病,以后再传染到对侧而左右对称。少数亦可长时间仅一手发病。
治疗方法:
方一
[来源]《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配方]当归、生百部、木槿皮、黄柏、白鲜皮各15克,川椒10克,黑醋1000毫升。
[用法]上药共入黑醋中,浸泡2小时后煎煮至沸,趁热先熏后洗患处,洗至药液凉后止,用布擦干,暂禁下水。
[功效]清热解毒、杀虫止痒、润肤。适用于鹅掌风(手癣)。
方二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8)1984年
[配方]花椒、大枫子、明矾各10克,皂角15克,雄黄5克,土槿皮30克,信石1.5克。
[用法]上药加鲜凤仙花朵适量,酸醋500--1000毫升同放入砂锅内浸泡1夜,次日煮沸后,将药汁倒入瓷盆内,待温时将患手浸入药液中浸泡之(第一次浸泡8小时,第二次浸泡2--4小时)。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止痒。适用于鹅掌风、灰指甲。
方三
[来源]《新中医》(7)1981年
[配方]侧柏叶250克,蕲艾60克,桐油适量。
[用法]先将柏叶、艾叶加清水适量煎至3000毫升,候用。再用桐油抹擦患处,以纸蘸桐油,用火点燃,熏烤患处片刻。然后将患手置药汤上面熏之,俟温度稍低,即将患手置汤中浸泡,泡至药凉止。[功效]凉血祛风、消炎止痒。适用于鹅掌风(手癣)。一般轻症用药1次即愈,重症3--5次可愈,效佳。
下一篇:如何检查维生素缺乏,八个诊断方法要记牢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疥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