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养生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养生知识学习网站!
中耳炎流脓也叫化脓性中耳炎,在儿童中最常见,也是导致小儿听力受损最重要的原因,而且化脓性中耳炎也容易反复发作,应及时控制感染,去除病因,通畅引流。
一、中耳炎流脓治疗
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去除病因为其治疗原则。全身治疗
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一般可用青霉素类、头孢类等药物。如早期治疗及时得当,可防止鼓膜穿孔。规模穿孔后取脓液作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参照其结果改用敏感的抗生素。抗生素需使用10天左右,注意休息,疏通大便。全身症状重者给以补液等支持疗法。小儿鼓膜较厚,不易穿孔,为避免感染蔓延至颅内必要时可考虑鼓膜切开术,通畅引流缩短病程,防止并发症。若出现乳突气房融溃积脓时,应及时行乳突切开术。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程超过6~8周,病变侵及中耳粘膜、骨膜或深达骨质造成不可逆损伤称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儿童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往往需要待患儿咽鼓管功能改善后手术治疗。
二、诊断
耳镜检查
起病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捶骨柄及紧张部周边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 继之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向外膨出,正常标志难以辨识,局部可见小黄点。如炎症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即发展为鼓膜穿孔。穿孔一般开始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情节外耳导后,方见穿孔处有搏动亮点,实为脓液从该处涌出。坏死型者鼓膜迅速溶溃,形成大穿孔。
耳部触诊
乳突部可有轻微压痛,鼓窦区较明显;
听力检查
多为传导性聋,少数病人可因耳蜗受累而出现混合性聋或感音神经性聋。
血液检查
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多形核白细胞增加,鼓膜穿孔后血象渐趋正常。
下一篇:夫妻怎样过好性生活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淋巴结发炎怎么引起的?竟然是这些病!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