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养生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养生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生活养生 > 养生常识

养生常识

乙状结肠增生息肉的病因是什么?

分类: 养生常识 养生词典 编辑 : 养生知识 发布 : 08-23

阅读 :329

乙状结肠增生息肉的发生,和很多的因素都有联系,比如说病毒感染,还有不良的生活习惯,长期吸烟酗酒的人,都是可能会患上结肠息肉的,而且年龄越大,那么患病率也越高。

1、感染:有报道认为腺瘤性息肉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

2、年龄:结肠息肉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3、胚胎异常:幼年性息肉病多为错构瘤,可能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

4、生活习惯:食物中含纤维多息肉的发生就少,反之就多,吸烟也与腺瘤性息肉的密切关系,吸烟史在20年以内者多发生小的腺瘤,而吸烟史在20年以上者多伴发大的腺瘤;

5、遗传:某些多发性息肉的发生与遗传有关,患者由其父母生殖细胞内遗传得到有缺陷的抑癌基因APC等位基因,而结肠上皮内的另一个APC等位基因在出生时是正常的,以后当此等位基因发生突变时,则在突变部位发生腺瘤,这种突变称为体细胞突变(somatic mutation)。

6.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以青少年多见,常有家族史,可癌变,属于错构瘤一类。多发性息肉可出现在全部消化道,以小肠为最多见。在口唇及其周围、口腔粘膜、手掌、足趾或手指上有色素沉着,为黑斑,也可为棕黄色斑。此病由于范围广泛,无法手术根治,当并发肠道大出血或肠套叠时,可作部分肠切除术。

7.家族性肠息肉病与遗传因素有关,5号染色体长臂上的APC基因突变。其特点是婴幼儿期并无息肉.常开始出现于青年时期,癌变的倾向性很大。直肠及结肠常布满腺瘤,极少累及小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可见肠粘膜遍布不带蒂的小息肉。如直肠病变轻轻.可作全结肠切除及末端回肠直肠吻合术;直肠内腺瘤则经直肠镜行电灼切除或灼毁。为防止残留直肠内腺瘤以后发生癌变,故需终身随诊。如直肠的病变严重,应同时切除直肠,作永久性回肠末端造口术。

下一篇:激光全身脱毛有哪些步骤?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结肠息肉吃什么食物好?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