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养生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养生知识学习网站!
心窦性心律不齐常发生在3岁之后的宝宝身上,婴幼儿并不多见,这种症状常在睡眠过程中出现,醒来之后可恢复正常。一般情况下这种疾病是不需要治疗的,如果是先天性的则需要对症下药。
1.病因
多见于健康小儿,其中3岁以后儿童多见,婴幼儿少见,常在心率慢或睡眠中出现,而当心率增快时或运动、清醒时心律可变整齐。药物如洋地黄、吗啡、β受体阻滞剂可致心律不齐。也可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儿。
2.临床表现
小儿症状较成人为轻,常缺乏主诉,个别年长儿可叙述心悸、胸闷、不适。常于听诊或心电图检查时发现,窦性心律不齐可与呼吸的周期有关,吸气时加快,呼气时减慢。窦性心律不齐无临床意义。
3.心电图特点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窦性P波;心律不齐与呼吸有关,呼气时减慢,吸气时加快,屏气时心律转为规律;同一导联上,P-P间距相差0.12秒以上;
(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表现与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基本相同;心律不齐与呼吸周期无关。
4.治疗
窦性心律不齐不需要治疗,存在原发病的则对症治疗。
5、预防护理
(1)积极防治原发病,及时消除原发病因和诱因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关键。
(2)如窦性心律失常以窦性心动过缓为主,要警惕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发生,进一步检查以明确诊断。
(3)注意生活和情志调理,应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下一篇:窦性心律过快怎么办,3大治疗方法在这里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乳房长了一个硬块是什么原因?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