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养生词典网 , 一个专业的养生知识学习网站!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最新资讯

最新资讯

多所学校和学生上榜!这三份最新获奖名单,提醒家长新学期要做好三件事

分类: 最新资讯 养生词典 编辑 : 养生知识 发布 : 02-28

阅读 :44

刚刚开学,北京家长除了带着孩子制定新学期目标,帮助孩子快速切换到上学模式之外,还可以了解近期教育动向,为孩子新学期的努力方向做出预判。近日,北京科学中心相继公布了三份获奖名单,分别是第24期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市拔尖”项目入选学生名单、第22期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展评活动结果、第43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获奖名单。可以发现,这三份名单都和创新人才培养和科学教育有关。北京正在通过各种人才培养计划、科学教育活动等,想方设法建设科技人才后备梯队。可以预见,创新人才培养将会继续占据今年的教育C位。如何能让咱们的孩子在新学期拥有C位出道的潜力或者实力?具体内容一起来看——第24期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市拔尖”项目入选学生名单据了解,经过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15名专家及其团队的综合评审,第24期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市拔尖”项目共有45名中学生入选。据统计,45名学生名单包含数学6人,物理6人,化学9人,生物9人,计算机15人,来自25所中小学校和2所教育机构,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4,清华大学附属中学3,北京中学3,北京汇文中学2,北京市第五中学2,北京市第四中学2,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中学部2、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2、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2、北京市第二中学1、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1、北京市第八中学1、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1、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1、北京市育才学校1、北京市十一学校1、北京市第一0一中学1、北京市八一学校1、北京市日坛中学1、北京市京源学校1、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1、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一中学1。此外,还有3名来自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学技术馆,1名来自北京市宣武青少年科学技术馆。具体名单如下——第22期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展评活动结果公示据了解,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主要选拔的是有志于科学探索和研究的高中学生。培养期满后,通过后备人才计划展评活动对科学实践的成果进行评价。据统计,在第22期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展评活动中获得“优秀”评级及以上的77位学生来自28所学校和2所教育机构,分别是:北京市第八中学7,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5、北师大实验中学5、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5、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4、北京市第十五中学4、北京市第一0一中学4、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3、清华大学附属中学3、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3、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3、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2、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2、北京中学2、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北京市京源学校2、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2、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2、北京市大峪中学2、北京汇文中学1、广渠门中学1、北京市第六十五中学1、北京市十一学校1、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1、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1、北京市日坛中学1、北京市和平街第一中学1。此外,还有4名来自北京市宣武青少年科学技术馆,1名来自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科技馆。具体名单如下(点击图片看大图)——第43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获奖名单据统计,获得第43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一、二、三等奖的分别来自14个区的45所中小学校和3所教育机构。具体名单如下——创新人才培养步伐加快;;;朝阳、东城、海淀、房山、怀柔相继成立青少年创新学院分院;……2024一开年,教育的创新之风扑面而来,京教君明显感觉到北京加快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步伐。实话实说,在创新人才的培养的方式和通道上,北京的孩子无论是在政策层面还是资源层面已经具备了天然优势。在政策层面上,2024年是北京中小学的“深化改革年、课程建设年、狠抓落实年”,市教委明确将全面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支持指导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构建“宽门槛、多通道、高层次”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充分发挥青少年创新学院的重要作用,统筹首批北京青少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在资源层面上,北京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林立,科研环境好,教育资源丰富。无论是今年最新出炉的北京青少年科技后备人才早期培养计划,还是英才计划 (北京),北京有条件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他们提供参与科学实验和探究项目的机会和体验。专业人士分析,未来北京将会加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学校与社会资源的紧密结合和相互补充,进一步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可以说,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赛道、新载体正在清晰地打开。北京创新人才培养逐渐体系化,并形成独具特色的“北京模式”。这对于有志于从事基础学科和科学研究的北京孩子们来说,是实实在在的重大利好。新学期家长务必做好三件事据了解,未来北京市中小学学位缺口约40万。分学段看,北京普通高中2023年在校生规模21.7万人,将保持十年的持续增长势头,2033年达到峰值,学位缺口为21万个左右。北京初中2023年在校生37万人,当前正处于持续增加阶段,预计2030年达到峰值,增幅超50%,目前还有19万个学位缺口。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北京中考、高考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而具有创新思维的孩子将会拥有多样化的升学通道和更多的升学机会。具体来说,以下三条规划建议可供家长参考:培养科学兴趣北京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科学思维,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思考和探究能力,让孩子能用科学思维去思考问题,用科学语言去表达观点。要鼓励孩子从小去做难而正确的事情。无论是做科学实验还是进行科学探究,不仅要关注结果和结论,更要关注背后的科学原理和思路逻辑。在中小学阶段,一方面要利用好学校和社会资源,另一方面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特点,定制适合自身的提升科学素养规划。即便孩子只是普娃,从小多接触科学知识,多培养科学思维,对后续学习数物化生也会有极大的助力。关注贯通培养随着集团化办学培养模式在北京各区不断深化,更多的孩子可以通过学校的贯通培养,以及集团校教育资源的共育共享,拥有更加宽广的创新空间和时间,可以在研究项目中学习,在创新氛围里成长。只要兴趣突出,就能找到创新成长的绿色通道。提升综合素养正月初七,OpenAI最新产品Sora横空出世;正月初十,北京迎来了龙年的第一场雪。当AI时代的雪花飘落在我们每个普通人的身上,都将是一座大山。想要以学习的方式推倒这座大山,就要从以前的重视知识教育转向重视素质教育,关心创造能力的培养上来,让孩子们从学会知识转向学会学习,并鼓励孩子学习多样化的技能,兼具人文与科学素养,成为拥有复合技能的通才。需要提醒的是,教育可以说是一份长线投资。家长所有的早期引导和教育规划,都要以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如果孩子拥有对生活的热爱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才是教育真正的成功。编辑|京教君内容来源|北京科学中心、京城教育圈今日推荐视频欢迎扫码加入京教圈学习交流群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圈友们要是不给京城教育圈加星标,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所以,亲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标!重要的话说三遍!然后,多点在看、多点赞、多分享,不然我们就要失去彼此了……亲们,快加星标,风里雨里,京教君在这里等你!

下一篇:南京大学科研团队刷新大面积全钙钛矿光伏组件光电转化效率世界纪录 下一篇 【方向键 ( → )下一篇】

上一篇:2024年考研国家线会下降吗?考生表现说明一切! 上一篇 【方向键 ( ←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