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打,不能骂,孩子只能靠感化
分类: 最新资讯
养生词典
编辑 : 养生知识
发布 : 03-01
阅读 :36
最近刚开学,但是孩子到了关键阶段的家长们一点都不敢放松,总想多抓抓孩子的学习。也就因此衍生了很多家庭矛盾。(已经哭了好几场的家长请举手~·~)也有孩子没到着急阶段的家长天真地问:这不是刚开学吗?应该没什么作业压力吧?言外之意,家长为啥要瞎胡闹呢?如果只靠作业就能解决问题,谁会愿意让家里鸡飞狗跳?咱就是说,您不是第一天当家长吧?孩子不到青春期,家长很难理解家庭教育的难,孩子不上中学,家长很难理解当下升学考试的卷。又卷又难之下,很多爸爸逃遁了,留下孩子妈妈一个人面对。于是,妈妈们崩溃了。崩溃的人不仅不能得到理解和同情,还要背上十年黑锅。看到很多个人,自己养娃之后,说父母当年对自己不该快乐教育。也有埋怨父母当年管的太松,没有逼自己一把的。但是从来没看到过哪个人回顾当年,觉得自己不应该不听一听父母的建议的。父母以为孩子大了会感恩,孩子大了却等着父母来道歉。《自私的基因》里说的没错,人类就是基因传递的宿主,被基因的意志夺舍了。否则实在解释不通,养娃这么不划算的游戏,为啥还能生生世世地玩下去。当然,现在的家庭教育状态又进化了。孩子出现任何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孩子做的多离谱,都不能怪孩子,得先去他家长身上找原因。也因此,越负责任的父母越战战兢兢。其实,如果我们愿意承认,教育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问题,大部分问题来自基因。也就是说,一个人不仅智商先天因素占比更大,一个人的本性也是从出生就基本定型了的。比如是否自律是否具有很强的上进心等等,可能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现在很多时候,我们在教育上的努力很像为了一个科目得满分的努力一样内卷:比如一个科目考试得80分很容易,得90分只需要付出一点努力,得95分需要比较多的努力,但是得96以上就要付出特别多的努力,而得100分需要付出惨绝人寰的努力。我们现在在对待孩子教育方面的精雕细琢大体相当于往96分以上使劲儿。有些努力做了其实用处也不大,但是因为心存幻想,还是要去做。就像你知道自家娃智商一般,不适合高难度学习,但是你不愿意面对现实,只要不去想智商问题,你就觉得鸡娃是有希望的一样。更难的部分还在于,现在的小孩儿不能打、不能骂,只能靠感化。问题是,有很多基因类型,感化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否则还要刑法干嘛。这两天有个老师打学生的视频爆了,不用看就知道,很多人一边倒地要求惩治老师。以前我就说过,我不认为打了就一定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打和打、怎么打、打哪里都是需要辨析的。吓唬的打,能够让态度不认真的小孩儿改善一下态度,这是可以接受的。老师是在解决问题而不是单纯地发泄情绪的吓唬,那是教育方法。当然我不是在说这个视频的老师是有方法的,她发泄情绪的可能更大。如何恰当地打孩子,我们还是要多学学古代人的私塾教育,什么时候应该拿着戒尺打一打手心儿,什么问题应该打多少下手心儿。反倒是现在,不管是学校还是家里,全都不能打不能骂,不但不能打骂,还都需要哄着小孩儿,求着他们多学一点努力一点。有的孩子知道这是尊重,会更加尊重自己,有的孩子觉得这是梯子,直接爬到脸上,还想蹬上头顶。只能说,跪着的老师教不出来站着的学生,舔个没完的爹妈也养不出自立的孩子。那么,怎么辨析小孩儿该不该打呢?能力问题不能打,态度问题屡教不改需要适当打一打;男孩顽劣可以打,女孩顽劣也不能打,最多体罚一下下。讲清原因再去打,那是教育,无端胡乱地打,那是发泄。家长可以偶尔不理智,因为他们不是专业的人,老师不能不理智,因为他们是专业从业者。打屁股拍后背浅踢一下都正常,打脑袋太危险打嘴巴子是侮辱,踢得力气太大容易受伤害。如果自家小孩儿挨打了,大人肯定心疼,但也不要太过玻璃心,想想自己是不是都想狠狠地打一顿家里的猴崽子。当然,现在肯理智地帮你打孩子的老师已经没有了。敢打孩子的老师必然不理智,因为他只要出手必然面临风波。现在的老师最多也就高声呵斥几句。当然,学校不管了,矛盾也就转移到了家庭,。老师不打了,家长要不要打?老师不罚了,家长要不要罚?老师不管了,家长要不要管?甚至,我最近看到有个初中学校,就连午餐都让家长从家带了。从此,学校不像学校,家也不像家。家像学校,学校像家,毫无章法,互相提防,互相推卸责任,互相扯头花,就怕说不清。当然,家长是弱势的一方,毕竟有软肋嘛。孩子现在不挨打也不伤自尊了。但是孩子教育这个重担需要家长自己背负了。关于教育,每个家庭都要从头学起。嗐,这得多大的内耗呀!